養身的那些事兒(二)

滑雪聖境Whistler

在Whistler的雪道上滑行有如短暫的搭乘時光機徘徊在無限的時空裡,就像我們的生命正邁向不可知的未來~

雪道上雲霧繚繞如同人生處處有驚喜

我用類單眼相機拍攝這張相片,沒有經過修圖及後製處理。雖然是彩色相片,可是看起來卻像是黑白的世界,宛如虛實夢幻的紅塵,所以我稱這裡為滑雪聖境。

要說什麼時候買滑雪票最便宜,答案當然是夏天,我之前的文章就提過。所以去年Whistler開始夏季折扣的時候,我就先預購了2015年的EDGE儲值卡。令人意外的是,就在今年Whistler全面更新票卡系統,引進RFID技術,所以我們去年買的EDGE卡作廢,重新發行2015年新版的EDGE卡,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不用將卡掛在脖子上,只要放在身體左側衣服或褲子的口袋即可,Chairlift Gate會自行感應辦識,同時也可以自動加值扣款,非常方便,進出閘道口變得十分流暢,新技術果然帶來很大的便利。


因為有了去年扛雪具的痛苦經驗,今年訂旅館的時候特別留意選在滑雪道旁,這樣可以更輕鬆的享受滑雪樂趣。我們這次訂的是Coast Hotel,就在Blackcomb滑雪道底的左側,早上出門領了雪具可以直接溜進滑雪場,下午滑完雪可以直接滑進旅館。旅館的設計很貼心,在和滑雪場交界處的出入口直接設置了雪具的租用儲存室,服務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,這樣就可以完全免去搬運雪具的麻煩。有了這些配置,滑雪頓時昇華成一種完美而高級的享受,現在我十分同意滑雪是一種非常優雅的休閒運動。

記得去年才查過加國通過新的法規,規定每年10月1日到隔年4月30日上Whistler的99號公路要換雪胎或加雪鍊,今年我們就幸運地遇到警察臨檢哨,所有上Whistler的車子都要隨機抽查是否有換雪胎,2,700公斤以上的車輛強制要加雪鍊。若違反規定,除了開單以外還禁止上山,所以真的不能心存僥倖,不然就得不償失了。

有了去年一年的滑雪經驗,該有的配備都已經準備妥當,今天要挑戰的是各種不同的滑雪道組合,這也是Whistler滑雪場非常迷人的地方。因為曾經是冬奧舉行的場地,滑雪道的設計很有變化,可以滿足各種不同技術等級的滑雪客。以我的技術不用懷疑,當然是從綠線開始 :P

Whistler(右)和Blackcomb(左)雪道圖

2015年的滑雪陣容堪稱華麗,總共有四個家庭參加,由滑雪大師Henry領隊,為什麼稱Henry為滑雪大師呢?因為在所有家長中只有Henry這位爸爸可以Ski board和Snow board雙軌並進同時精通,所以大師不是隨便叫的~首先我們在Blackcomb搭Magic Chair滑短雪道熱身,除了滑雪之外也開始熟悉摔跤的感覺。其實滑雪場好不好,在你摔跤的一瞬間就會瞭然,這要怎麼解釋呢?答案很簡單,如果滑雪場的雪是天然不是人造的,又有一定的厚度,那麼跌倒時是不怎麼痛的。相反地,如果雪是人造的,厚度不夠又已經結冰,那跌倒的時候就會很痛了。這是很簡單的物理原理,如果還是不了解,有個現象可以很容易辨識。像我這種滑綠線的初學者,都免不了有當人肉炮彈的機會。當你的滑雪板不願跟你的時候,你就可以享受短暫的飛行,落地時就會實踐物理原理。若是在Whistler,身體撞擊厚軟的雪地會產生雪花飛濺(splash),若是在Grouse Mountain,身體撞擊冰實的雪地會讓你不斷地罵髒話(shit),這對身體而言,是兩種天壤之別的待遇。

熱身後我們改搭Wizard Express到半山腰,挑戰中距離的綠線滑行,依我的程度當然要花半天才能滑完,正確的說應該是摔完才對。接著我們搭Wizard Express接Solar Coaster Express到Peak2Peak項峰,由Henry帶隊挑戰長綠線Easy Route。當到達山頂時,俯瞰山下的滑雪道,心中只有一個意念,只靠意志力應該是不夠的,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一路滾下去。此時心中萌起默禱的念頭,放空心中思緒,頓時覺得全身輕鬆起來,挺直了身子,就這樣我完美的滑了一段路程,真是令人難忘的一種體驗。接著遇到一個陡坡,眼前的景象又牽動我恐懼的情緒,接下來的路程,就在精神壓力大,肌肉緊繃的狀況下,費力的滑完了全程。還好這次不用扛雪具,回飯店洗個熱水澡,精神回復不少,但酸痛的關節讓我明天是否再上滑雪場覺得十分猶豫。

在Peak2Peak項峰大夥兒出發前的留影

感謝Henry和Doris照顧一大群小孩

Peak2Peak纜車載著滑雪客往返於Whistler和Blackcomb兩個滑雪場

看著孩子們的表情,就知道這是一趟令人興奮的旅程

隔日起床,窗外陽光普照,令人神清氣爽,Henry邀請大家到Blackcomb Daylodge集合一起出發。可能今年降雪量不多,雖然是假日遊客並不如往常擁擠,大會兒照完相就呼嘯著出發,所有的孩子跟著Henry和Doris直奔山頂,而我則留在Magic Chair進行自主訓練。回想昨日的情景,隱約感覺到輕鬆的身心是個關鍵,把握此原則滑了一個早上,終於可以開始享受滑雪的樂趣。就在此時,一幅滑雪的景象勾起我的好奇心,我看到一個技巧很不錯的滑雪客在做S型轉彎時,他的滑雪板幾乎彎曲了30度 ,這讓我對ski board的設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,於是我上網做了功課,原來滑雪板的學問非常大,難怪在Whistler可以看到滑雪客使用各型各色各式各樣的滑雪板。

這是ski finder,可以幫助您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滑雪板

對我們這樣的初學者,到底該如何挑選滑雪板呢?首先是滑雪板的長度(length),這跟個人的技術水平和身體重量有著很大的關係。如果是初學者,可以用自己的身高減去10到15公分,如果身體重量輕的話可以再減去1~3公分左右,當作挑選滑雪板的長度;相反地,如果體重比較重,可以加上1~3公分。一般來說技術水平低的要用短板,高手才用長板。接著是用途,如果只是在雪場機壓過的滑雪道上滑雪,選「All Mountain」就可以了,這種滑雪板硬度適中、彈性強、板頭寬、三圍變化比較大,所以一般轉彎半徑較小、穩定較好、小側身轉彎靈活,很適合初學者使用(** 現在流行的板型三圍,板頭115-120mm,板腰70mm,板尾100-105mm)。再來是滑雪板的形狀(shape),現在的ski都是parabolic shaped ski,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頭板,它是下面三種基本版型(camber, rocker & flat)的混合體:




滑雪板的製作技術不斷精進,領頭羊是AMER集團(Amer 集團是全球頂級的體育器材裝備集團公司)旗下的Atomic,Atomic公司管理如下不同運動領域的品牌:ATOMIC(高山滑雪,越野滑雪與單板滑雪),DYNAMIC(高山滑雪),VOLANT(貴族高山滑雪),OXYGEN(單板滑雪),KOFLACH(攀岩運動);加上Salomon的雪板,Amer集團佔了世界40%以上的雪具市場。 難怪在Whistler到處都看得到Atomic和Salomon的愛用者。

研究這麼久,當然就要開始盤算明年要帶什麼雪具來攻頂呢?


如果怕摔,穿這樣滑應該就沒問題了 :)

留言